最近的评论区很是热闹,不少网友觉得国内的猪肉价格高,是因为现在规模化猪场越来越多,应用技术设备设施,比如说
自动料线,投资上不低,养出来的猪贵,真是这样吗?拿国外的养殖场和国内的养猪场进行对比,大家就知道这国内的养猪场发展到什么程度了。
从养殖的成本上来看
在大家的印象中,国外的养殖技术
自动料线设备先进,成本也低,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养殖的猪一般出口售卖,价格上优势很明显。像荷兰、美国等一些养殖场,饲料原料来自于自己农场种植的作物,当然成本上有优势了,而国内饲料成本所占养殖成本的比重还是很大的。国内近些年来不断积累经验,虽然说不像国外养殖的大农场模式,地广人稀,但是也有一定的应对方法。我国的现状是,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,楼房养殖模式又被大家拾起,并且进行了改造升级,有了现在的新型楼房养殖模式,占地面积少,节约养殖成本。
从自动料线技术来看
不少网友看到现在国内的一些机械化养猪场的实拍视频,就一下子否认,觉得国外的猪场技术先进,国内的养猪场大多是躯壳,没有实质的应用。要是大家这样想,未免过于片面了,咱不能无视把国内猪场的进步升级,特别是经历去年的大环境,国内养猪场的机械化水平和防疫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,可以说是在疫情的反向促进作用下,国内的养猪场在进行着“跳跃式”升级。
首先在饲喂技术上,国外猪场一般是通过
自动料线管道输送,一人饲喂千头万头猪,听上去不可思议,其实,目前国内的液态饲喂系统的应用效果也不错,管道输送,猪只吃液态恒温粥料,饲喂结束后,管道自动清洗和风干,实现管道零残留,最大程度上减少猪只患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风险。再有在猪只管理上,国内很多的养猪场也在进行母猪的批次化生产管理,提高的栏位的使用率,同时最大程度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。
从市场上来看
大家都知道,美国人吃猪肉较少,农场所养殖的猪主要出口到国外,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冷冻肉数量达到百万吨,占全球猪肉进口量的40%(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)。国内的猪肉市场需求量大,去年又遭受疫情侵袭,市场上缺猪严重,正处于不断复产阶段。还有年关将至,这猪肉需求量更大了。
其实,规模化、现代化猪场饲养猪只的规模大,技术设备的应用目的,是不断降低养殖风险和养殖的成本,只是一些养殖企业处于技术应用的初期,又恰逢现在这个特殊时期(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),饲料禁抗,养殖端减抗等等,种种因素结合起来,这猪肉价格也就居高不下了。
在一些人看来,大公司的养猪场投入不少,设备设施机械化程度高,就误以为这样养出来的猪“金贵”,垄断了市场上的猪肉价格。仔细想一想,无论是从规模化程度还是猪场长远发展来看,养殖的成本不断降低的。